注册

市经贸委赵主任在2010年广州市迎亚运千家企业清洁生产行动启动会议上的讲话

2010-06-08 14:08:21
同志们:

本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对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采取一系列铁腕惩处措施。同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6日,黄华华省长主持召开了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可见国家和省、市对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下了很大的决心。实施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的目标是一致的,前者采用综合的方法,后者采用专项方法。对企业而言实施清洁生产是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和抓手。所以,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迎亚运千家企业清洁生产行动启动会,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年来清洁生产工作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以亚运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千家企业清洁生产工作深入开展,有效促进节能减排。这次大会为大家播放了宣传短片,还将通报表扬全市第三、第四批清洁生产企业、授牌表彰优秀企业、颁发区(县)任务书、企业代表宣读倡议书等,甘市长和省经信委的领导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现在,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我市清洁生产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首善之区”,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的新形势下,我们把清洁生产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广东省清洁生产联合行动实施意见》。一是清洁生产不断推进,涌现出一批示范企业和基地。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150多家企业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清洁生产,覆盖了全市12个区(县),涉及汽车、钢铁、化工、造纸、电镀、印染、建材等7个重点行业,是全省开展清洁生产企业最多的城市之一,在全国、全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例如,珠啤集团获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国家环境友好奖,开发区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50家企业获得“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称号。二是企业清洁生产成效显著,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我市开展清洁生产现场验收的75家企业,共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约14000项,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其中,广丰发动机公司再生砂系统节约成本2000万元;安利公司年节水4600吨、节电100万度电;广本增城工厂实现了废水零排放;越堡水泥年节省燃料费1280万元、每天燃烧600吨垃圾,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三是有力推动了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增长。通过抓清洁生产,2007年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续三年下降、且降幅逐年加大。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0.2%的同时,综合能源实际消费总量比上年减少43.4万吨标准煤,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在上年下降10.7%的基础上再降10%左右。今年一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9.0%,好于全省(升2.7%)平均水平,对资源的依赖逐步下降。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健全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一是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全市成立了循环经济领导小组,明确各区(县)各部门和重点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与任务。去年,市清洁生产中心挂牌成立并正式运作,在推进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宣传培训、组织审核验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区(县)也成立了相关的节能工作机构。二是出台系列政策指引。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广州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和《广州市加快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在落实企业责任、强化政府指导、加强技术培训、建立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10项措施。三是加强激励扶持。2007年以来,市财政共安排4700万元扶持资金,有效带动企业加大节能改造投入。去年,我市设立了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节能降耗清洁生产项目进行奖励。各区(县)也制定了相关的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制订了《广州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南沙区制订了《南沙区排污费(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方案》,对优秀企业和项目给予补助。

(二)健全清洁生产技术服务支持体系。一是加强技术培训服务。依托广州市清洁生产促进中心,设立全市清洁生产培训基地。全市接受培训的企业超过300家,受培训人员接近700人次,壮大了推行清洁生产的社会力量。我市已有28家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签订了《“清洁生产优质服务”承诺书》,有50多家机构获得广东省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资质,占全省数量一半以上。二是创建信息平台。建立了“广州清洁生产网”,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信息支持。三是促进银企对接。组织中国银行广东分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兴业银行广州分行等与企业清洁生产项目对接,签定广州市千家企业清洁生产行动融资合作协议,达成400亿元贷款额度合作意向。

(三)创新推进审核验收工作。一是创新建立省市多方联合审核制度。建立了由市经贸委、科技局、环保局和区(县)共同组成的清洁生产联合审查制度,省、市两级经贸部门联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二是在全省率先开展优秀示范工程。我市认定广州本田汽车等11家企业为第一批清洁生产优秀示范企业,至今共有4批50家企业获得这个称号。三是由单一领域向多领域推广清洁生产。在工业领域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的基础上,向商业、建筑业、服务业、公共交通等多领域推广。

(四)加强穗港交流合作。去年,我委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共同签署了《穗港清洁生产合作意向书》,成立穗港清洁生产合作协调小组,共同开展“清洁生产互利合作工程”,实行“‘一次审核,双方共认’的试点工作。目前,已有72家在穗港资企业获得了香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资助,我们也利用香港的先进管理技术和国际经验,示范带动广州企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

(五)加强宣传推广。组织开展全市节能宣传周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与各类媒体一起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形成全市上下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清洁生产的良好局面。组织承办亚洲能源论坛、华南能源峰会等国际化的专业节能会展。全市举办超过100场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会,发布《广州市企业节能节电经验汇编》、《节能降耗资料汇编》等。在广州本田增城工厂现场工作会议和“广州-香港清洁生产研讨会”上表彰典型,宣传推广先进经验。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各级经贸部门认真组织,广大企业积极实施的结果,也是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大力协助的结果。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在保增长的压力面前,我市清洁生产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清洁生产工作还没有全面铺开,工作机制尚不健全;部分企业重视不够,典型示范经验以及先进技术还要加强示范推广;清洁生产实现源头预防污染、节约资源能源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促进清洁生产工作,加快调结构、转方式

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决战之年,是广州“绿色亚运”的举办之年,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市政府已将启动千家企业清洁生产行动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和抓落实10大类70项重点工作中。当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省经信委的任务要求,紧紧围绕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目标,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千家企业清洁生产行动为突破口,保障绿色亚运成功举办,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

(一)确保《千家企业清洁生产行动方案》落到实处。一是建立目标责任工作机制。跟踪落实《广州市开展“清洁生产行动”任务书》,实行“季度一报、半年小结、年度考核”,确保各区(县)清洁生产目标的落实。同时,也将加大力度考核企业清洁生产管理负责人制度。二是建立督办工作机制。成立市区清洁生产工作联合督导组对重点企业进行定期检查,企业要自查上报清洁工作推进情况,对存在问题要及时整改。三是建立健全联动审核工作机制。在建立完善部门、省市和穗港“三线联动”审核的基础上,建立“区县验收,全市认可”新机制。按照省政府规定构建清洁生产企业的绿色报建审批通道和绿色采购通道。四是加强信息交流工作机制。发挥全市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信息报送工作网络,加强广州市节能网和清洁生产网的建设,为全市清洁生产提供学习交流和政策咨询平台,促进比学赶超。五是积极探索研究激励约束机制。探索给予通过审核验收的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免税认定、节能减排奖励、循环经济试点以及市区财政资金支持。推进清洁生产企业产品标识工作,鼓励公众购买。隆重表彰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剖析后进,联合媒体曝光违规企业。

(二)加强清洁生产技术攻关、推广和应用。希望各企业切实发挥主体作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根据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对关键技术加强攻关,尽快突破。市经贸和各区(县)根据年度审核计划做好清洁生产项目储备,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的专项。依托广汽新能源汽车、中船远航船坞扩产、白云山制药扩产、互太印染技改等重大项目,利用节能、技术进步和清洁生产项目补助等专项资金,鼓励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并向商贸、交通、建筑、农业、新兴战略产业等更广阔领域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三)实施清洁生产优秀示范工程。一是以“两型”示范企业为带动开展“1帮1”互助活动。希望已受市政府表彰和发起倡议的75家清洁生产优秀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再接再厉,争创国家工信部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鼓励支持更多的清洁生产优秀企业加入到“1帮1”活动中,充分发挥优秀企业的“传、帮、带”作用。二是以清洁生产示范基地为带动形成一批绿色增长极。推广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先进工作经验,发动组织一批在行业领先和清洁生产示范带动作用的开发区、工业园区、集群区等开展创建活动,引领全市绿色经济集聚发展。三是以“6个优先”促进示范创建工作。在安排电力供应、建立基地和园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产业规划布局、技术改造、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重大专项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四)完善清洁生产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推广培训服务体系。我委将组织编制清洁生产政策和典型案例,与国家和省清洁生产中心联合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与各区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等联合开展清洁生产培训推广工作。强化市清洁生产中心和节能专家项目库的服务和指导作用,制定分行业培训计划。二是加强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定期督查技术依托单位对《“清洁生产优质服务”承诺书》的落实情况,进一步加强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的管理和引导,培育一批优质高效的技术咨询辅导员队伍。三是加强融资支持体系。落实金融服务机构与企业签署的合作协议。根据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创新)项目库,组织银企对接,做好项目融资。金融机构要制订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拓宽清洁生产项目融资渠道。

(五)鼓励广大中小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合同服务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中小企业的落后技术、产品和设备。选择制药、印染等重点行业的一批中小企业参加清洁生产示范工作。

(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深化清洁生产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穗港清洁生产合作协调小组”作用,选择5-10家具有示范效应的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作为 “清洁生产互利合作工程” 试点单位,探索两地低碳企业认定模式。加强与加拿大、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设备,实施双边或多边清洁生产合作项目。

同志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希望大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聚集合力、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确保绿色亚运顺利举办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返回